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益事业建设 > 社会组织

文明常青引领城市未来 ——“点石成金 文明花开”系列评论④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7-15 00:00

分享:

这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薪火相传。

10日,黄石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工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文工作高位推进、全员参与、精准发力、克难攻坚,实现文明之花开遍全城。这一历程彰显了创文的高度、广度、精度、力度与温度,在全社会弘扬了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出时代新风新貌,熔铸出“包容、创新、唯实、自强”的新时代黄石城市精神。

  高质量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由“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整体跃升,需要全市上下再接再厉,推动创文工作常态长效。

  建机制,推动文明创建制度化。认真总结黄石创文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外地宝贵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高位推进上久久为功;加强常态化宣传教育和文明引导,在提升全民素质上持续发力;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在投入、建设和维护上善作善成;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同时进一步健全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社会参与机制、长效激励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

  铸文脉,厚植城市文明底蕴。建设城市文明,要结合黄石文化特色,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上久久为功。黄石建设城市文明,要着力挖掘和利用好自身厚重的特色文化,突出“矿冶为根、工业为骨、山水为韵、红色为魂”的文化脉络,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点石成金”城市名片,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为此,要加强规划与设计,坚持系统思维,在城市更新中注重与历史风貌的协调。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着力保护历史建筑,科学发掘和保护重要考古遗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积极推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大力发展以黄石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善于运用数智化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提升消费体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聚民心,共建文明常青之城。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市民获得感。搭建参与平台,鼓励市民监督,推行“文明积分制”,培育社会组织,支持社区志愿者队伍、公益组织发展,共建共享文明成果,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推进全民教育,普及文明礼仪、法治观念、环保知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科技赋能治理,坚持柔性执法与正向激励,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营造文明氛围,打造宜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增强全体市民的城市认同感与凝聚力。人民群众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力量。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体市民当以“文明黄石人”为荣,持续巩固创文成果。

  文明常青标定城市未来精神坐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让我们迈向更高水平文明的新起点,整装再出发,为黄石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贡献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