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7
嘉宾: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麟章;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四海;湖北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姚云;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傅建伟。
内容: 7月7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8场新闻发布会, 介绍并解读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8场新闻发布会, 介绍并解读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先生;
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麟章先生;
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四海先生;
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姚云先生;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傅建伟先生。
首先,向大家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截至2020年7月6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35例,其中武汉市50340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7月6日0时至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4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12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7月6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累计治愈出院63623例。
2020年7月6日0时至24时,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0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例,其中武汉市2例、襄阳市1例。
通报完毕!
下面请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解读《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来把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个简要介绍。
一、制定背景
突破性发展我省大健康产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以及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的重要承载,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定《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树立“大健康”理念,在最前端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打好湖北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辐射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与销售、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和健康体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主要内容
《意见》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三个部分组成,共30条政策意见。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关于“1+1+N”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我省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健康食品等领域的优势和潜力,增强医用防护物资、医疗设备和短缺药品生产能力,坚持需求引领、开放共享,突出发展特色,优化政策供给,释放市场活力,不断培育壮大产业体系,实现全省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
第二部分是十大重点任务。分别是抗病毒药物研发联合攻关、高端医疗装备进口替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兴医疗快速成长、健康食品提档升级、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健身康体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第三部分是政策保障。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要素保障、形成政策合力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支撑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三、起草过程
前期,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送审稿)》,在征求全省17个市州和省直近20个部门的意见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又分别征求了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部分高新区意见,省发改委对相关意见予以了吸纳。
自5月9日开始,先后有省政府专题会、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对意见进行了审议,并予以原则通过。
四、政策创新情况
一方面,财政金融予以支持。设立省级大健康产业发展财政性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批件的企业,每个产品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在全国同类仿制药中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经认定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予以奖补。设立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用于支持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等。
另一方面,加快形成工作合力。主要包括:在省级医保目录调整时,支持本省医药、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技术优先纳入,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技术实行“一品一议”制度;改革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快速审批机制等。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新社记者:中医药在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姚云: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湖北作为李时珍的家乡,发展中医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省人大颁布了《湖北省中医药条例》,省委、省政府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纳入大健康产业和健康湖北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制定了《湖北省建设中医药强省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打造“三个高地”,促进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
一是打造中医药服务高地,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489个国医堂,实现县级公立中医院和国医堂全覆盖。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工程,近期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20亿元,启动省中医院等18个省市县级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240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培育中医肾病、皮肤病等10个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布局一批省级中医康复中心,推动中医药康复技术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
二是打造中西医结合高地,提升中医药卫生应急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机构纳入疫后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范围,建立3-5个中医药重大疫病救治基地,建设20个中西医结合疑难疾病临床防治中心,将中医药纳入临床多学科会诊体系,健全中西医高效协同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
三是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培育千亿级中药产业。推进湖北道地中药材“一县一品”建设,打造30个左右荆楚道地中药材品牌。支持健民、马应龙、李时珍等中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中药大品种。支持劲牌集团、国药中联等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使用试点。加快黄冈“李时珍中医药健康谷”等建设,打造3-5个中药产业园区,建设1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到2022年,全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
四是实施“时珍人才”工程,加强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落实省部局共建协议,支持湖北中医药大学建成“双一流”大学。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120个国医大师、湖北中医大师名师传承工作室,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创新领军人才。开展中医药典籍、经典名方、验方、特色技术收集、整理与研究,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平台,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新发传染病科技攻关,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运用与转化。
湖北日报记者:抗病毒药物研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我省将如何部署推动抗病毒药物研发联合攻关?
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麟章: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广大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在药物筛选、药物研发、临床研究等方面产出了一系列优秀科研攻关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将立足湖北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从加大支撑力度、增强技术储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等三个方面,系统构建抗病毒药物研发联合攻关体系,进一步支撑我省大健康产业安全高效发展。
一是加大支撑力度,不断增强科研攻关能力。积极支持申报、建设大健康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病毒资源保藏库、生物样本库等重要平台建设;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大力支持由一线科研人员与企业自主出题立项,强化科研人员与企业从选项、立项到成果转化全链条的主体主导作用,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二是增强技术储备,不断提升药物研发能力。充分发挥部省协作基金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流行病学、病毒病原学、免疫学等基础研究,以及传染病防治、重症救治等临床研究;支持建设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中药质控标准物质研究,提高地方药材、饮片的标准和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物技术与仿制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大疾病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研发,布局开发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大品种,加快开展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
三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加快药物研发及产业转化。统筹协调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推动各类科研力量的集成与互动,提升协同创新效能;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优化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有效激发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优势,促进抗病毒药物研发与成果产业化。
香港商报记者:请介绍一下湖北省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建设情况?
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
在若干意见中专门有个章节写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建设,这是防患于未然、从最前端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具体措施,是大健康产业发展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医用防护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80%以上医用防护物资具备省内生产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医用防护物资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相关医用防护物资供给不足、储备不够等短板弱项。下一步,我省将全面系统开展医用防护物资区域产能布局调查,围绕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建立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基地和产业集聚地:
一是将依托仙桃无纺布基地,建设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仙桃是“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全市有300多家无纺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下一步将全力建设以国家应急防护物资储备基地和国家级非织造布产业创新中心等为核心的“四基地两中心”,形成医用防护服2000万件、N95医用口罩1亿只、一次性医用口罩20亿只以上的年产能,以实现医用物资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建设和营运模式。
二是依托鄂州顺丰机场航空货运优势,建设医用物流和储备基地。顺丰货运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以货运为主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依托顺丰航空枢纽建设医用物流和储备基地,主要发展应急救助和医用物资储备、临空医疗、基因检测、器官移植、临空商务等相关产业,从而引导我省医用资源集聚与调配,促进区域医疗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推动武汉、宜昌、荆门、黄冈、咸宁等医用物资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打造集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医用防护物资生产集聚地。武汉、宜昌、荆门、黄冈、咸宁等地拥有高德红外、协卓、人福医药、东阳光、奥美医疗、和远气体、金仕达等一大批医用物资生产优秀品牌企业,推动这些企业医用物资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通过新设专用和通用生产线、改造已有生产线等方式建立必要的产能备份,进一步增强医用防护物资储备和产能动员能力,形成生产集聚发展。
长江云记者:请问民政部门如何通过发展养老服务,来助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四海:
谢谢记者提问。民政部门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职能部门,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养老服务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助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将社会养老服务引入家庭;社区养老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机构养老主要为有集中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集中照料护理服务。通过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消费,助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二是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落实外资国民待遇,细化实化规划用地、投融资、税费优惠、补贴支持等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快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大力增加普惠型、护理型养老床位供给。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大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为广大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生活照料、康复理疗、失能照护、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四是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在满足特困供养人员政府兜底保障基础上,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服务外包等多种运营模式,盘活公办养老机构资源,激发发展生机与活力。五是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取消养老机构许可后,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坚持以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督促落实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实施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享受到安全、优质、便利的养老服务。
民政部门将发挥养老服务厅际联席会议牵头作用,积极与发改、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并联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政策叠加效益,支持养老服务与健康、养生、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
楚天都市报记者:省药监局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加快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新药产品研发和市场准入,满足老百姓用药需求?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傅建伟:
健康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努力满足重大疾病用药需求,保障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是药监人的神圣使命。肿瘤、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对公众危害严重,加快相关药品的研发是健康所趋,民之所盼。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加强引导,鼓励药物研发创新。国家药监局专门出台了意见,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鼓励对重大疾病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研制。我省也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推动企业开展药物的创新研发工作。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又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必将对我省的药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主动服务,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虽然药品注册的管理权限在国家药监局,但是我们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技术指导,打造基础平台,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开展药物创新研发提供基础性、技术性服务,主推我省新药发展。目前,我省药物创新平台日益完备,专家团队不断壮大,创新研发日趋活跃。已有9家企业24个品种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批创新药也在研发过程中。
三是积极争取、用好国家创新政策。国家药监局为支持重大疾病和临床急需药品的创新研发,先后颁布了《突破性治疗药物工作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明确了注册审批操作层面的优惠政策,我们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向国家局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决解决注册申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培育药品产业的新增长点。比如某企业向海外引进治疗肿瘤的钇90树脂微球项目,经过我们与国家局相关方面的沟通协调,成功纳入海外上市临床急需药品目录,并于今年1月获得免临床批准,即将提交上市申请。另外,我省还有两个新药产品通过优先审批通道,即将完成上市审批。我省企业研制的新冠疫苗也已突破性开展3期临床,目前全省创新药的研发工作将迎来新一轮窗口期。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监管保安全,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药品创新研发,保障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可及,推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湖北卫视记者:在当前湖北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候,我们出台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请介绍一下当前湖北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如何推进?
省发改委副主任袁德芳:
正如这位记者所言,在我省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之后,省委、省政府迅速研究提出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强调树立“大健康”理念,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突破性发展大健康产业。这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呼之欲出”的发展态势。
此次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一是突出应急保稳。充分把握和发挥大健康产业对保民生、促经济的应急保稳作用,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成为全省民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带动湖北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突出需求引领。围绕疫后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日益增长健康需求,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产品和服务,促进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三是突出发展重点。围绕我省大健康产业最有优势和潜力的领域作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以“工程化、项目化”为抓手,进行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四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目前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工作力度,既解当前之“危”,又谋长远之“机”。五是突出改革创新。针对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突出存在的政策堵点,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湖北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独特优势和坚实基础。一是卫生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甲级医院、区域医学中心、临床试验中心、临床诊疗基地,还拥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P4、P3实验室群。二是产业基础雄厚。辐射医疗卫生服务、医药制造与销售、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和健康体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三是研发优势明显。在大健康领域拥有多个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武汉光谷生物城先后引进了多位重量级专家。四是自然禀赋优越。武汉大江大河、北峰南泽,有利于我们培育“绿水青山、湖光山色”大健康产业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湖北的优势,推动全省大健康产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成立一个省级领导小组。建立由省领导同志牵头,省直相关部门、高校和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单位参与的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省级协调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二是制定一个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方案。将大健康产业发展意见中的每一项重点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明确牵头实施单位、责任推进单位以及工作分工配合等,将重点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细化分解。三是出台一个统筹全省发展的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省“十四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研究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四是建立一个全省动态项目库。以“工程化、项目化”为抓手,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动态项目库,并实施动态滚动调整。将列入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中的重点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