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的饭有肉有蛋有菜,搭配挺好,感谢政府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题。”临近中午,家住下陆区团城山街道柯山社区的姚阿姨早早来到社区幸福食堂,一边吃饭一边与老伙伴们聊天。
作为团城山街道首个社会化运营的幸福食堂,投入使用后就深受周边老人的欢迎:能用餐、能娱乐、还有很多老伙伴,解决了买菜难、吃饭难,也缓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独感。
下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老人食有所依、老有所乐,今来,下陆区积极推进市政府2023年“十件实事”的养老实事社区幸福食堂建设,构建起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和爱心企业人士共同参与的“大配餐”模式,努力让
老年人在热乎饭中吃出幸福味道。
幸福食堂里的“小幸福”
自从家门口的幸福食堂开业后,家住下陆区新下陆街道铜都社区的潘阿姨就成为这里的“常客”。“现在我最期待的就是到幸福食堂,感觉日子也丰富多彩起来。”潘阿姨说,以前没有长者食堂的时候,每天买菜、做饭、洗碗耗时费力,一个人做饭还总是控制不好量,“做一顿吃三顿”是常有的事,更谈不上营养均衡。
经常在铜都社区幸福食堂用餐的陈阿姨也有着同样的感受。“长者食堂 根据老人习惯制作的餐食,吃得饱吃得好,还给我们提供了走出家门、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
据介绍,下陆区社区幸福食堂重点保障独居、失能、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用餐,同时面向周边60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目前,新下陆街道的友谊社区幸福食堂、西花苑社区幸福食堂、铜都社区幸福食堂和铜花社区幸福食堂都可同时接待200人用餐。据工作人员介绍,幸福食堂自开业后,每天都有近百位老人前来就餐、拉家常,“相互熟悉了、话题多了,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下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省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下陆区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12个社区幸福食堂,逐步解决社区居家老人的就餐问题。
智慧助餐带来的新方便
“奶奶,这是您今天的饭菜,趁热吃,看看合不合胃口?”从下陆区铜花社区幸福食堂领取打包好的饭菜后,铜花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迅速送到独居老人李奶奶家中,让她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由社区幸福食堂制作饭菜、社区居家服务中心负责送餐到家,是下陆区开展长者食堂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下陆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服务”的模式为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在服务中心运营过程中,为解决一些特殊困难人群和独居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问题,下陆区决定由社区幸福食堂制作饭菜,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为这部分群众送餐到家。
目前,下陆区以友谊社区、西花苑社区、铜都社区和铜花社区为试点,为本社区通过评估的服务对象提供免费送餐服务。之后,将对这一模式持续优化并向全区推广,为更多有需求的群众送去可口饭菜。
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下陆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达3.7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6%。为解决老人的吃饭难题,下陆区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幸福食堂建设和助餐配餐服务,在区、街道(园区)、社区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设置了配餐、就餐点或中央厨房,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同时,探索社区幸福食堂制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送及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经营运作等多种模式的配送餐服务,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特别是失能、独居、空巢等老年人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