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而下过黄石。回溯至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北方骤然爆发了安史之乱,一位中年士人携父母风尘仆仆地南下逃难,最终在长江之畔不远处的飞云山上开荒种地,结庐而居。这位中年士人便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元结。大抵是飞云山风光绮丽,它自唐代起便成为历代文人竞相追寻的名胜。而“玗洞飞云”在明代更是被选为大冶古八景之一。历史上的飞云胜景千古传颂,如今的飞云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连日来,记者前往飞云山进行探访,来一场古今对话,寻找那些被岁月镌刻的印记。13日,记者登临飞云山中的飞云洞,只见长天寥廓,山川秀丽。一边是江面辽阔,另一边是山峦起伏,滚滚东流的长江与两岸旖旎风光尽收眼底。飞云洞古称猗玗洞,位于黄荆山脉之回山(俗称“狮子山”)北坡,《大冶县志》载:“在县东九十里回山之上,唐元结避兵于此。”飞云洞景分三层。上洞出云,缕缕如絮;中洞出风,习习宜人;下洞出水,铿锵悦耳。据《黄石市地名志》《西塞山地名志》记载,飞云山地名最早源于明代,得名大冶古八景之一的“玗洞飞云”。飞云山又称为回山或狮子山。“元结是开发猗玗(飞云)洞的第一人。”13日,站在飞云洞前,黄石市地名专家库成员吴远浩感慨地说道。他介绍,至德元年(756 年),元结远道乘舟来到黄石的飞云洞,并在此地建造了读书堂,专心读书著述,过上了“耕钓自全”的隐逸生活。在飞云山上,元结创作了《异泉铭》《虎蛇颂》《石宫四咏》等传世佳作,自称为“猗玗子”。“西塞西南有回山。山巅是秋崩坼。有穴出泉。泉垂流三四百仞。浮江中可望。”《异泉铭》记录飞云洞与飞云瀑布胜景由来。大书法家颜真卿曾在洞中撰写了《异泉铭》碑,可惜后遭毁坏。南宋王象之在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专门记载了元结与飞云洞的“异泉”。明嘉靖中,王世贞传令武昌令拓碑,武昌令搬运途中破损无存。今存《异泉铭》碑,由明代进士朱期昌仿照颜体所书。黄石文化名人张承良介绍,明代文坛“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曾多次畅游飞云洞,写有《飞云洞歌》《重过飞云洞》《涉江游三山记》等诗歌和游记。在其作品中尽情赞美了飞云洞不亚于桃花源,岩际飞泉绝似庐山瀑布,同时详细记述了洞中各类奇景。在其诗《飞云洞歌》中写道:“莫怪漫郎游未遍,只应我辈归迟迟。”“雨季时,飞瀑直下三四百仞,景色十分壮观,飞云山自古便是樊楚名胜之地。”吴远浩说。古人云“:以诗证史”。黄石文化名人、文史专家刘远芳表示,有关飞云山的这些诗作展现了黄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印证了黄石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增强了黄石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飞云山这座名传千古的胜地,赋予黄石这座城市更多意境,汇聚起更多黄石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心。
现代飞云山:飞云鹭影今又归
13日,黄石日报社联合西塞山区在建在飞云山上的西塞山图书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黄石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文史学者张启龙现场推介飞云山,引起大家关注。从公园正门直入,迎面可见一座假山,上面立有栩栩如生的白鹭,假山上写着“飞云鹭影”四个字,令人不禁想起“踏径登云”的胜景。张启龙介绍,这也是游览线路之一“飞云鹭影怀旧线”的起点,包含真趣亭、异泉阁、倚云台等景观,全长2.6公里。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鹏介绍,位于飞云山上的飞云公园,曾是众多黄石人童年的乐园。飞云公园始建于1980年,占地600多亩,公园大门为悬山式门楼,东侧 30 米处有一侧门,门顶塑有“二龙戏珠”。内设儿童乐园,东北坡辟有荷花池,池中有“荷花女”雕塑;西南坡有 1000 平方米溜冰场,另有“次山亭”“牡丹亭”“望江亭”等古式建筑;公园西南为一片丛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喜树、泡桐、梓树、香樟、臭椿、女贞等,园内现存乔木近11万株。王鹏回忆,飞云公园首次开园于 1982 年 6 月,距今四十多载,承载着老中青三代黄石人的美好回忆和浓浓乡愁。但因年久失修,飞云公园几近荒芜。西塞山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春,西塞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2亿元启动飞云公园提档升级修建项目,以“飞云追忆”为主题轴,打造“三线、四区”景点。飞云公园项目一期占地 417 亩,投资 1.2 亿元,包括园外道路改造和园内的修建工程。该项目充分考虑山形地貌,对原有建筑和园区全面改造升级。历时一年,修葺一新的飞云公园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公园景点以“荷仙女”、荷花池为核心,以九曲桥串联起亭、台、楼、榭,并配以假山、叠水、花径、道路,打造移步换景的休闲空间。改造过程中,施工方还充分考虑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对好汉坡等一些景点遗迹予以保留,并新建了3公里长的登山步道和林中剧场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沿盘山公路而上,进入飞云公园。漫步在参天丛林之间,徒步好汉坡,直登韭菜岩,俯瞰十里钢城、大江东去。飞云公园的焕新,不仅提升了西塞山老城区的品质,也为市民增添了一处休闲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