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石市沈家营街道,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从事社会救助专干,她叫方慧。十四年来,她驾驶着爱心专车,穿梭于街道与社区之间,为特困低保人群送去温暖与希望。她的故事,如同一股暖流,在人们心中悄然流淌。
柯女士是红旗桥社区的居民,夫妻两人每月生活费仅2000余元,生存不易,其独女离异后独自带一外孙,无力赡养父母。早在2016年柯女士查出白血病,让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庭突然骤增二十万元的药费和治疗费,彻底压垮了这个家庭。由于柯女士家庭收入核减后超出办理低保户标准,不符合申请低保救助。
当方慧到社区主动了解到柯女士家庭情况后,立即上门入户调查核实,并把联系方式留给了柯女士,对她说:“有什么困难,可以联系我们。”
不久后的一天,柯女士突然感觉头晕不适,就第一时间给方慧打去求助电话。接到电话后,方慧没有片刻迟疑,迅速协助其家人将柯女士送往医院。接诊医生说:“幸好早来了一步,再拖一会儿就危险了。”
在柯女士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方慧积极比对各项救助工作,经过她不懈努力,终于确认柯女士符合支出型临时救助的申报条件,2017年成功帮助柯女士申请到支出型临时救助和救急难两项困难救助。2018年底随着低保标准和申请政策的调整,柯女士家庭收入核减后符合办理低保标准,方慧抓紧时间将其资料进行收集比对和审核,2019年初就帮助柯女士办好了低保待遇。随后,柯女士家庭共计享受各类救助金二十四万余元。
多年来,柯女士手机换了几部,但方慧的手机号一直保留着,她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拨通方慧的电话。她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承诺,会在危急时刻成为她坚实的依靠。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无数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象方慧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微小而感人行动温暖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让她们感受到的幸福味道。或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或是一句贴心的问候,或是一次无私的帮助。这些平凡的幸福,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
方慧正是践行者,她随喊随到,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方慧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多年来足迹走遍全街道300余户困难家庭,并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低保边缘家庭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救助长效机制,每年受益救助对象384人,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者,方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为困难群众“撑好伞”。
通讯员:徐勇 贡庆红